三峡大学在湖北省宜昌市。
三峡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,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(宜昌)和原湖北三峡学院于2000年5月25日合并成立的湖北省重点综合性大学。三峡大学地处世界水电之都、长江三峡工程所在地湖北省宜昌市。
2018年,学校被省人民政府列为“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”。水利工程、土木工程、电气工程等3个学科被列为“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”。
三峡大学优势专业
国家级特色专业: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、水利水电工程、医学影像学、工程管理。
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: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土木工程、生物工程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、水利水电工程。
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:水利水电工程。
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来看,三峡大学有3个B类学科,7个C类学科,最高评级为B-级的电气工程、土木工程、水利工程。
据2021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,学校占地面积3000余亩,校舍总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;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.23亿元,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93万余册。
三峡大学吧是211大学。
三峡大学位于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市,学校具有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、来华留学生、中国政府奖学金生(CSC)、本科临床医学专业(英语授课)来华留学生资格和免试招收香港、台湾地区学生资格。
是水利电力特色与优势比较明显、综合办学实力较强、享有较高社会声誉的综合性大学,学校是国家水利部和湖北省共建大学,入选教育部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、湖北省“国内一流大学”建设高校。
三峡大学是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(宜昌)和原湖北三峡学院于2000年合并组建的。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(宜昌)的前身是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,先后隶属于水利电力部、能源部、电力工业部、国家电力公司。
师资力量
根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,学校有专任教师1686人,其中教授320人,副教授668人,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33人;有博士生导师172人,硕士生导师 2432人;拥有全学科的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。获批省部级以上人才工程人选、专家200余人。
学校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及21位院士在内的200余名专家担任兼职教授。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,省级教学团队14个;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6个。
三峡大学是教育部直属、湖北省重点支持的一所具有工科名校特色的综合性大学。
拓展资料:
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6年的长江水利委员会水电工程师范学校,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等院校,2012年获授权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。
三峡大学在理工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,其中水利与环境工程、水利水电工程、土木工程等专业有着较强的优势。总体来说,三峡大学是一所在国内排名上游的较好的大学,与中国的“211工程”高校相当。
位置:
三峡大学位于湖北省宜昌市,校园环境优美、交通便利。学校现有南校区和北校区两个校区,占地面积1300余亩,建筑面积约97万平方米。校园内各类设施齐全,有现代化图书馆、体育馆、科技楼等,以及各类学生活动场所。
学校简介
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,三峡大学开设有本科与研究生专业多达82个,涵盖了工、管、文、法、理、教育、艺术等多个领域。其中一些专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,如水利与环境工程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管理科学与工程等。学校还设有14个教育部和湖北省共建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,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和研究平台。
在师资力量方面,三峡大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,80%以上的教师具备硕士以上学位,并有多位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、长江特聘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。
三峡大学秉承“勤奋求实、追求卓越”的校训,注重学术科研和社会服务。学校每年获得多项国家级以上的科研项目和成果,同时还与政府和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。同时学校也注重校企合作,在校园内建立了多个产学研一体化的基地,并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。